易出现的不规范采购行为

发布时间:2023-05-30浏览次数:10

一、采购申请的不规范行为

1.采购项目无预算;

2.采购项目未经采购申请审批;

3.将项目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方式规避统一采购和政府采购;

4.将政府采购项目故意变更项目名称,规避政府采购;

5.未经论证、核准擅自采购进口产品;

6.随意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

二、采购文件编制的不规范行为

(一)资格条件的编制

7.非法限定供应商的所有制形式、组织形式或者所在地;

8.将企业注册资本、资产总额、营业收入、从业人员、利润、纳税额等规模条件作为资格条件;

9.将生产厂家授权、承诺、证明、背书等作为资格条件(进口货物除外);

10.将国家、地方行政机关颁布的法规、规范性文件中已经明令取消的技术资格、资质、认证等作为资格条件;

11.设置的资格条件与采购项目的具体特点和实际采购需求不相适应或者与合同履行无关;

12.以其他不合理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供应商。

(二)采购需求的编制

13.超出采购预算,超过资产配置标准;

14.采购需求不完整、不明确,以“知名” “一线” “国产品牌” “国际品牌”等不明确的语言表述;

15.采购需求中的技术、服务等要求指向特定供应商、特定产品(单一来源采购除外);

16.设定最低限价(国家或地方有强制最低价格标准的除外);

17.设定的付款方式、交货期限等商务条件明显不合理;

18.以其他不合理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

三、评审环节的不规范行为

19.将资格条件作为评审因素;

20.将供应商的注册地、注册资本、资产总额、营业收入、从业人员、利润、纳税额等规模条件设定为评审因素;

21.对供应商采取不同的评审标准;

22.以特定行政区域或者特定行业的业绩、奖励作为评审因素;

23.将未在采购需求中列明的技术参数、产品功能等作为评审因素;

24.采购人与供应商存在利害关系未回避;

25.未按照采购文件规定的评审程序、评审方法和评审标准进行评审。

四、合同签订的不规范行为

26.采购人无故拖延、拒绝签订采购合同;

27.采购人无故变更合同内容,未按中标(成交)结果签订采购合同;

28.向中标(成交)供应商提出不合理要求作为签订合同条件;

29.合同签订后擅自变更、中止或者终止合同。

五、其他不规范行为

30.泄露已获取采购文件的供应商信息、评审专家信息或者其他可能影响采购公平竞争的有关信息;

31.非因重大变故擅自终止或取消采购活动。

 

学校对易出现的不规范采购行为实行动态管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调整时,将适时进行调整。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采购与招标管理办公室